1、用人单位签订空白劳动合同违不违法
用人单位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在面对此类状况时,有权拒签。
1.一旦单位坚持需要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并继续用工,劳动者可以在入职后两年内请求单位支付因未签订正式书面劳动合同而应支付的二倍薪资。
2.若单位因此不要劳动者,则是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即劳动合同应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且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因此,空白劳动合同的签订,违背了劳动合同的协商一致原则,也不符合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
2、空白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影响
法律快车提醒,空白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影响是极其不利的。
1.因为劳动合同中的重点条约如工作内容、工作地址、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均为空白,用人单位或许会在后续填写上对劳动者不利而对单位本身有利的内容。
2.一旦劳动者在空白劳动合同上签字,就意味着赞同了用人单位后续填写的所有内容,即便这类内容与刚开始协商的不同或者有错误,劳动者也很难举证证明用人单位的行为是违法的。
因此,在发生劳动纠纷时,劳动者总是容易处于不利的地位,很难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劳动合同应拥有什么基本条约
劳动合同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应当拥有以下基本条约:
1.用人单位的名字、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这是确定用人单位身份的要紧信息,能够帮助劳动者明确我们的雇主是哪个。
2.劳动者的名字、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这是确认劳动者身份的必要信息,能够帮助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管理。
3.劳动合同期限:明确劳动合同的起始和终止时间,能够帮助双方知道劳动合同的效力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址:具体描述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址,能够帮助劳动者知道我们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环境。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安排,能够帮助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和健康权。
6.劳动报酬:明确劳动者的薪资标准、支付方法等,是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要紧依据。
7.社会保险: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缴纳的社会保险类型和比率,能够帮助保障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风险防护:规定用人单位应提供的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风险防护手段,能够帮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情:这是指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条约。
劳动合同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守旧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情。这类条约的约定,能够帮助双方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促进劳动合同的履行。